当前位置: 首页  新闻动态

学院承办“人工智能赋能富矿精开”学术交流会

发布时间: 2025-11-07     浏览次数: 11


20251025日,由贵州省自动化学会主办,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承办的“人工智能赋能富矿精开”学术交流会在贵州大学西校区励言楼205会议室举行。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在自动化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,旨在推动“富矿精开”战略部署下的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,来自全省自动化、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、科技工作者及电气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参会交流。

开幕式由贵州省自动化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杨靖主持。开幕式上,贵州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双忠表示,本次交流会是继“人工智能+”主题年会后,围绕本土化成果开展的深入专题研讨,是响应省委省政府“富矿精开”战略、搭建AI共享平台、推动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举措。双忠强调,在AI引领科研范式变革的新时代,自动化科技工作者应树立产业服务新思维,推动资源互补与融合发展,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科技力量。

随后进入学术报告环节,学会秘书长、学院自动化系主任王霄主持。四位专家围绕“人工智能赋能富矿精开”主题作精彩报告。

杨晓勇副理事长以“富矿精开系列——数字时代的磷化新质生产力”为题,分享了磷化工领域的智能化实践;张俊飞教授介绍了“煤矿岩巷全断面掘进机智能装备集成研发与应用”;杨靖教授深入讲解了“铝及铝合金锭铸造智能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”;魏巍高级工程师围绕“煤炭原位地下气化-气电新业态与多形式传统火电碳排放对比测算研究”进行分享。

四位专家的报告内容涵盖磷、煤、铝等贵州重要矿产资源领域,展现了AI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、推动绿色转型方面的广阔前景。

在随后的研讨环节,名誉理事长李泽滔教授呼吁自动化领域应成为AI发展的“加速器”与“转化器”;副理事长曹斌强调要利用大数据与大模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;副理事长龙飞则建议搭建跨学科平台,促进科技成果展示与产业对接。

最后,双忠作总结发言。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果,指出贵州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与人才资源,未来应共同打造通用智能体,推动自动化行业协同创新,实现技术服务的可复制、可推广。他引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鼓励同仁坚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方向,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服务实体经济贡献力量。

近年来,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积极响应贵州省委、省政府实施“富矿精开”的战略部署,开展相应工作。学院自动化系杨靖教授牵头,联合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、贵州理工学院等单位,组建铝加工精深用矿创新人才团队,研发基于“云大物移智”技术的 “感、存、传、算”一体化的智能装置、基于人工智能的生产调度与决策方法和集成技术,应用于铝及铝合金锭铸造加工过程,形成一套适应铝及铝合金锭铸造加工的装备及数字化管理系统,提高了铝加工行业的生产效能。